立即联系我们
400-606-6961您也可以输入电话,预约专业律师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
免费在线咨询法定继承一般不需要进行公证,法定继承人只要提供证明材料即可。法定继承的特征主要包括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以及继承顺序具有强制性、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等。
一、法定继承会不会要进行公证
法定继承一般不要进行公证,只要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并且没有遗嘱等就行,公证不是法定继承的必备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法定继承的特征
法定继承有如下特征: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因而,从效力上说,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法律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继承具有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特点。
4.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
法定继承公证
三、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与范围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与范围如下:
1.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提醒您上述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其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